近年來,無影無蹤而又無所不在的電磁輻射,正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F代生活大家早已離不開通訊設施了,難以想象沒有手機會是什么樣子。無線網絡基站建在哪里,可是手機信號對于我們的輻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電磁輻射恐懼癥”自有由頭
李強說,一開始租這個門面的時候,他倆并沒有在意這個通信基站。可是妻子王月霞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電磁輻射能致癌的報道后,就擔心起來,吵著要搬走。由于生意還不錯,李強也聽了一些專家的觀點,得知電磁輻射并不是那樣可怕。由于誰都說服不了對方,夫妻雙方陷入了僵局。
其實,與王月霞有著一樣擔心的人還有很多。在很多人眼里,一提到電磁輻射,都會感到渾身戰(zhàn)栗的恐懼。
為什么老百姓談“輻”色變呢?在安徽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徐華看來,“各種各樣的媒體對電磁輻射的報道逐漸增多,一些媒體缺乏專業(yè)知識,對電磁輻射的炒作偏差很大、不科學,加劇了人們的恐慌心理,這已經是一個普遍性問題。以訛傳訛,老百姓自然恐慌?!笔聦嵣希陙?,國內外媒體對電磁輻射有害的報道一直未斷: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專家認為病因是受到嚴重的電磁污染;美國一癌癥醫(yī)療基金會對一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一。然而,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說,目前為止,世界上尚未發(fā)現一例因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確定案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不透明也是造成老百姓恐慌的主要原因。比如說,全國各地基站建設的速度比較快,有些地方在沒有做環(huán)評的情況下就建設,導致公眾對發(fā)射基站電磁輻射影響的投訴日益增多。老百姓對電磁輻射的知識了解甚少,這也直接催生談“輻”色變現象。有專家認為,有關電磁輻射的科普知識應跟上,可以利用社區(qū)和街頭宣傳欄的方式進行電磁輻射的宣傳,有了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公眾才能做出科學的判斷與選擇。
通信基站輻射,不必過度恐慌
電磁輻射安全,這是一個人們不得不面對的命題。據中國電信安徽公司移動建設部副總經理謝洪濤介紹,他是安徽省移動通訊行業(yè)最早的一批從業(yè)者之一,親歷了從最初的BP機、大哥大,到小靈通,再到現在的3G時代。“可以說,從大量的輻射環(huán)境監(jiān)測結果來看,我們的電磁輻射水平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安全管理限值要求,電磁輻射環(huán)境質量是安全的。他說,過去,我在老家安慶工作,安慶境內的所有基塔我都爬過,因為掌握了科學知識,所以也沒什么擔心的。
“您這個辦公樓上有基站嗎?” “有,16個樓層,電梯都有信號發(fā)射裝置。” “這么密集,擔心嗎?”“不擔心,因為我們都做到科學設置,監(jiān)測結果表明電磁輻射環(huán)境是安全的?!?那么到底電信基站輻射量,形象地來衡量是什么樣一個程度呢?“電磁輻射安全有相應的國際和國家標準,我國現有的基站輻射量一般監(jiān)測值約為國家標準的1/8,而且我國標準比國際標準還低?,F在所有基站設置都在安全防護距離之外,一般離人體較遠,而電磁輻射的強弱和距離直接相關。從這一點上講人類所承受的基站輻射,遠比手機、電視機、收音機、微波爐等發(fā)出的低?!?/FONT>
基站選址避開幼兒園學校醫(yī)院
問:對于電磁輻射,和普通公眾一樣,您的心理也有恐懼感嗎?
答:當前,社會上對于電磁輻射有恐懼感是可以理解的。乍一聽,是覺得可怕,但當你了解到這方面的科學知識后,就不覺得可怕了,電磁輻射無時不在,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其實都有電磁輻射,之所以出現“談輻色變”的公眾恐慌,還是緣于科普不到位。
問:你們在基站建設中,采取哪些舉措保障輻射環(huán)境安全?
答:2008年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之初,我們全省的通信基站數量在2000個左右,通過不到2年時間的發(fā)展,我們現有的基站數量達到6000個,這期間我們一方面完善網絡“補盲”工作,滿足人民群眾對通訊質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優(yōu)化網絡布局,提高整個網絡的運營效率。
在基站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嚴格按照環(huán)保部門的要求立項、選址、規(guī)劃、管理維護等,保障輻射環(huán)境安全。在基站規(guī)劃上,都預留有一定的調整范圍,市區(qū)50米,農村一公里,以確保科學實施。在規(guī)劃、施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通過散發(fā)傳單等各種宣傳手段,公開信息,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根據環(huán)保部門對通信基站項目的環(huán)境影響評審適時調整。在基站選址建設中盡量避開幼兒園、學校、醫(yī)院等敏感點。在市區(qū),我們要求基站間距是500米一個。電磁輻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我們作為運營商,需要政府部門的權威聲音,用科學說話,撥云見日,粉碎謠傳。說到底,其實電磁輻射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理性對待,科學防護過強的電磁輻射,才是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