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武漢市民陳女士到醫(yī)院做膽結石手術。術后,看到醫(yī)生拿來取出的石頭,她傻眼了,因為數量實在太多了。
患者膽結石多達468顆 膽囊為正常人一倍半大
醫(yī)生端來的盤子里全部都是從陳女士體內取出的膽結石,大的直徑一公分左右,小的僅有一毫米。細數一下,總數竟多達468顆。
武漢京都結石醫(yī)院肝膽結主任石科說,當時通過彩超發(fā)現她膽囊里面都是結石,但沒想到這么多。正常膽囊跟人的拳頭差不多,她的已經有一倍半大小了。
結石形成原因:食用過多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
經過分析,醫(yī)生發(fā)現她結石的成分主要以膽固醇為主。但陳女士表示,今年58歲的她是一名“運動達人”,愛好游泳、劃船、登山,怎么會出現膽固醇增高的情況呢?
醫(yī)生分析,結石形成的原因還是與陳女士的飲食習慣有關。陳女士平時比較喜歡吃干煸藕絲、土豆絲,以及各種油炸食物。專家介紹,患者食用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后,容易導致體內膽汁濃度過高,非常容易出現膽結石。
醫(yī)生介紹,陳女士在去年體檢過程中就發(fā)現體內出現膽結石,由于沒有重視,所以導致體內結石聚集。這么多膽結石,如果掉入膽總管,非常有可能堵塞,導致失去功能,甚至出現黃疸。
如何飲食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牢記這8大法則
1肉奶豆菜果,主食不可少
食物包括谷薯類、動物性食物(肉、禽、魚、蛋、奶)、豆類和堅果、蔬果和菌藻類、純能量食物(油、糖、酒等)。其中,谷薯類食物作為主食,應占到每天能量來源的一半以上。
2頓頓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做到頓頓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健康就會“賴”上你。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匯總分析了世界各國的研究結果,認為有充分證據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很多癌癥的患病風險。
在選蔬菜時可以“好色”一點。菠菜、胡蘿卜、紫甘藍、紅莧菜等深色蔬菜要占一半。當然,少不了食用菌和海菜。吃水果則要挑選應季、新鮮的,現吃現買。
3做菜用鹽勺,隱鹽別忽視
“鹽超標”的危害,雖不如洪水猛獸般來勢洶洶,但架不住其長年累月對身體的侵蝕。高鹽飲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血壓危險因素之一,可誘發(fā)腦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日常飲食中,鹽,少點,少點,再少點。
可以根據人數,按每人5克(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量)的量,限定全家一天的鹽量。此外,還要注意醬油、咸菜以及各種醬中的“隱性鹽”。食品外包裝的營養(yǎng)標簽標注含400毫克鈉,就相當含1克鹽。
4白水要喝夠,飲料要少碰
過量喝含糖飲料的危害眾人皆知,能量高,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事實上,白開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感到口渴時飲水”就可以。其實,感到口渴時機體已處于缺水狀態(tài),飲水應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少量多次。
5豬肉少吃點,魚肉是首選
現在大多數人在吃“肉”上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吃豬肉太多,二是吃魚肉和海產品太少。魚肉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且富含對心血管系統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應該增加攝入量,每天吃1至2兩。
6飲食八分飽,吃動兩平衡
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每天10分飽,甚至12分飽,吃得多,動得少,長期下來造成能量在體內累積,就會吃成胖子,吃成“三高”。
飲食上應當八分飽,尤其是晚餐。如果做不到,就先從每天少吃一兩口做起。養(yǎng)成天天運動的好習慣,特別是快步走、慢跑、游泳、騎車等有氧耐力運動,既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還能提高骨密度。但要注意,保證運動時間及長期有規(guī)律的運動才有用。
7早飯要吃好,三餐要按時
營養(yǎng)早餐包括四類:主食、肉蛋、奶或豆類、蔬果。如果你只吃了兩類或以下則營養(yǎng)不足。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影響學習、認知能力和體能;對成人來講,不吃也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健康。
年輕人的胃病高發(fā),大部分都是與三餐不按時吃有關。按點吃飯,消化系統會形成與飲食行為相適應的規(guī)律,兩餐間隔4至6小時,有利于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和胃腸健康。
8新鮮食物好,少買加工品
天然、新鮮的食物營養(yǎng)價值相對較高,而食物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破壞部分營養(yǎng)成分,甚至會產生一些對健康不利的物質。比如,粗糧中含有大量對腸道健康有益的谷物纖維,但精細加工后含量大大減少,保護腸道的功能也幾乎喪失。這是近10年來,結直腸癌高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來源:北京青年報、湖北經濟頻道、健康時報等